新闻资讯

“景区”“禁区”当分明,才能让想你的风真正吹到哀牢山

“景区”“禁区”当分明,才能让想你的风真正吹到哀牢山

在云南的哀牢山,一场由博主探险视频引发的热潮席卷而来,无数好奇的游客蜂拥而至,使得原本宁静的山路变得拥堵不堪,为了确保游客安全,当地政府迅速发布了紧急安全提示,提醒游客切勿擅自进入尚未开放的区域探险,以避免潜在的危险。

哀牢山,这座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的山脉,因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,它属于云岭余脉,山体雄伟壮观,海拔普遍超过2000米,虽然哀牢山并非完全未开发的野生景点,但其外围已开放了多个景区,如茶马古道、南恩瀑布、石门峡和金山原始森林公园等,这些景区沿323国道分布,为游客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游览环境,与这些景区紧密相连的,却是一片神秘的禁区。

在哀牢山深处,仍有大量未开放的原始森林地带,这些地方气候多变,地形复杂,缺乏通讯信号,游客一旦贸然进入,极易遭遇迷路、缺氧、失温等危险,而救援工作也异常困难,据媒体报道,曾有4名地质调查人员在哀牢山失踪遇难,其危险程度可见一斑,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,当地政府及时发出提醒,明确指出哀牢山的“禁区”,显得尤为重要。

近年来,户外探险中因涉险而付出生命代价的案例屡见不鲜,今年5月,一名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时不幸失温身亡;6月,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林区保亭县什玲镇毛辉村附近,又有25名徒步人员被困,虽经全力搜救成功转移了24人,但仍有1人因坠落而亡,这些悲剧再次提醒我们,无论是旅游还是户外探险,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。

面对游客旺盛的探索需求,当地政府和景区应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,加强巡逻力度,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,避免游客贸然前往“禁区”,游客也应听从劝告,增强规则意识,心存敬畏之心,切勿将“禁区”误作“景区”。

当地政府和景区还应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,在严防游客进入“禁区”的同时,也要积极开发更多安全可控的游玩路线和优质的旅游服务产品,以满足广大游客的探索需求,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双赢局面,让哀牢山的美丽与神秘得以持续传承。

关键词:

留言评论

◎欢迎您留言咨询,请在这里提交您想咨询的内容。
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