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多校发布返校提醒:本周连上5天,周六不休息!何时放寒假?

今天休整好

明天,“神兽”们又要“归笼”啦

多校发布返校提醒:本周连上5天,周六不休息!何时放寒假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提醒大家:

本周要上五天课

多校发布返校提醒:本周连上5天,周六不休息!何时放寒假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周六(10月12日)不休息,

按周一课表上课!

周日10月13日休息!

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,孩子们期盼的下一个长假,恐怕要到寒假了,上海这个学期什么时候结束?什么时候放寒假呢?

第一学期本市中小学统一于2024年

告别愉快的假期,不少学生和家长会患上“节后综合征”,表现为:情绪低落、没心情上学/上班,甚至头晕目眩、心神不宁……

这两天,一些学校纷纷发布“返校提醒”,教家长和同学们如何利用今天最后一天假期,给身心充充电。

比如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发布的收心小tips——

学生篇

1 回顾快乐假期 展望返校生活

我们可以抓住假期的尾巴回顾一下自己的假期生活,完成一份假期小结清单,该清单可以包括自己在学习、生活等多方面已经完成的任务、收获和成长等。此外,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个返校生活的计划表,简单地设计返校后的衣食住行、学习生活等并努力实现。

2 调节节后情绪 积极行动起来

在生活的变化与调整中,出现各种各样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,这是大家普遍的感觉而非自己个人的问题。当负面情绪出现时,可以使用STOP技术帮助调试情绪。

Stop暂停:当负面情绪出现时,可能会内心感到烦躁,甚至想要采取行动让自己舒服一点。此时可以先给自己一点时间空间,在行动前冷静下来,与情绪呆一会;

Take a breath呼吸:至少做三个深呼吸,用鼻子深深吸气,用嘴巴缓缓吐气,让呼吸帮助自己平复心情,回归理性;

Observe观察:觉察此时身体和内心的感受与想法,接纳这些不舒服的感受,这些都是正常的,也是暂时的;

Proceed继续:完成前面三个步骤后,你会发现自己冲动的情绪平复一些了,此时尝试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远离冲突情境,例如和伙伴聊一会,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等等。

3 循序渐进 调整作息生活

规律作息:要有意识地调整作息。如睡前不看电视或者玩手机、将上床睡觉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,从而保证返校后的睡眠时间和质量。

转移重心:要有意识地减少娱乐的时间和次数,及时将手机等电子产品收起来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。多安排一些体育锻炼或与学业相关的活动,把注意转移到学习中。

家长篇

这几天,家长在帮助孩子“收心”的同时也要注意误区,下面这几件事千万要注意:

◆ 不搞“急刹车”。凡事都有过程,收心不可能一步到位,作息要慢慢调整,学习要慢慢增量,孩子才能慢慢适应。

◆不搞“一刀切”。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,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、逆反情绪,请尊重孩子的意愿,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收心。

◆ 不搞“填鸭术”。假期前后,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,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,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。

上外浦东附中更是发文提醒家长要做好收心教育的先行者——假期结束,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、正确的方法、鼓励的话语,正面引导孩子收心,让孩子从心理上对节后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。

国庆最后一天,要按照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,家长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,按时准备一日三餐,督促孩子按时睡觉,早睡早起,调整生物钟。

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,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、某电视剧的观后感想,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。

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,多鼓励多沟通,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。此外,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、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情感交流,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。

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节后学习计划,在商讨中完成“频道转换”工作,把孩子节后要读哪些书籍、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、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纳入学习计划,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,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。

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,购买一些名著以及历史、人文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,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,同时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学习氛围,让孩子觉得“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,我并不孤独”。

图文来源:上海升学、中国政府网、上海教育、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、上外浦东附中

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:DFJYWX

分享: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

关注:请点文章主标题下“东方教育时报”

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

===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|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===

特别声明: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“上观号”入驻单位授权发布,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,“上观新闻”仅为信息发布平台,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,请联系删除!

关键词:

留言评论

◎欢迎您留言咨询,请在这里提交您想咨询的内容。

验证码